日本向來以勤奮工作聞名,但為了解決過勞問題,同時符合世界趨勢,日本政府近年開始推廣「四天工作制」,並提供免費諮詢和補助金。但數據指出,只有 8% 的企業願意採用這種工作模式,要改善職場文化,看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
 

根據美媒 CNBC,早在 2021 年,日本政府就對四天工作制表達支持,《美聯社》報導,為吸引更多企業採用,政府發起名為「工作方式改革」的運動,推廣縮短工時和其他彈性安排,例如,設定加班限制和帶薪年假。

 

企業疾呼實施週休三日制度,厚生勞動省也開始提供相關補貼和免費諮詢服務,進一步鼓勵相關措施實施,官方網站提到:「希望實現一個可以根據個人情況,來選擇工作方式的社會,創造成長的良性循環,讓每位勞工對未來都有更好的展望。」這在以「工作狂」文化聞名的國家,上述努力仍面臨嚴峻挑戰。

 

儘管日本在 2021 年首度表示支持縮短工時,但許多企業似乎對四天工作制興趣缺缺。本厚生勞動省數據指出,有大約 8% 的日本企業允許員工週休 3 日或 3 天以上,但也仍有 7% 的企業僅同意員工每週依法休假 1 天。

 

不只雇主,連員工也沒有意願,舉例來說,日本松下電器(Panasonic)旗下有資格使用四天工作制的 6.3 萬名員工中,只有 150 人採用。此外,雖然有高達 85% 的雇主指出,已經給員工每週兩天休假,也設定了加班限制,但一些員工仍會自主「無薪加班」。

 

日本媒體在今年 6 月,針對採用週休 3 日的 223 名企業員工進行調查,結果顯示,員工認為週休 3 日的優點包含私人時間增加、身心壓力減少,以及可以在平日休假。缺點部分,最多人的回答是「出勤日的工作量增加,感到沒有餘裕」,其次為薪水減少,第 3 名則是加班增加。

 

美聯社指出,在日本長時間工作屬於常態,儘管 85% 的雇主給予員工週休 2 日,且加班也有法律限制,但仍有一些員工會進行「服務性加班」,即加班不報告且未領取報酬。日本政府公布的白皮書指出,每年至少有 54 人死於過勞死,其中包含心臟病引發的死亡。

 

儘管日本以工作狂的文化聞名,但對工作的參與度卻不高,民調機構蓋洛普(Gallup)最近的調查中發現,在所有接受調查的國家中,日本員工參與度是最低的,只有 6% 的受訪者說自己工作敬業,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 23%。

 

這意味著很少日本人對工作有高度參與感和熱情,大多數只是投入時間,卻沒有投入熱情或能量。日本政府期望透過四天工作制,可以讓員工找回工作的熱情。